对于幼儿而言,其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心理素质还比较差,因此,幼儿园需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心理素质,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符合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观点,对推进幼儿园教育进一步发展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课程视野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进行分析。
通过教学活动,满足幼儿情感需要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在活动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以此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幼儿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事物,为了让幼儿适应多变的世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了。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在其中很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一定不能急躁,一味追求结果,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还会给幼儿一定的压力,使其愈发排斥。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心理需要,教师就要多给幼儿机会倾诉和表达自己,再针对性进行引导,以便能达到教学效果。
通过合作互动,培养幼儿团队意识
在幼儿园教学当中,幼儿的参与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味“自导自演”,幼儿没有参与进来,那幼儿的心理素质很难得到培养,达不到教学的意义。因此,为了让幼儿从小拥有团队意识,拥有合作精神,培养健康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可借助比赛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幼儿负责和抗压的心理素质。幼儿园教育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让幼儿亲自参与活动,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感受。
通过活动评价,改善幼儿日常行为
幼儿还处于心理初发育阶段,因此,他们面对很多事情并不能正确判断,常常凭借自己的天性,一旦受到打击或者遇到与自己想象不符的事情,都以哭的方式解决。若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活动中不加以引导,让幼儿一直保持这样的心理素质,最后会导致其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遇到的事,其心理素质也会越来越低,时间久了,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其未来发展极其不利。因此,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通过评价幼儿的行为,让其知道自己的对错,指导其明辨是非,逐渐改善其日常行为。
通过积极鼓励,走进幼儿内心深处
幼儿的内心还非常单纯,也比较好塑造,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要采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对幼儿加以引导,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生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其内心也会更加健康。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甚至进行体罚等,会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这种环境生长的幼儿会变得孤僻,对其未来的发展也会有极大的不良影响。教师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对其进行鼓励,走进幼儿的内心深处,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关键,健康的心理对幼儿未来成长和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心理,采取适合的教育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组织比赛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评价以改善其日常行为,并不断鼓励,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